您的位置:首页>it >

为百米巨树“量身高”,他还有一个身份……

2023-08-21 06:03:56    来源:中国青年网

近日,中国科考队公布了藏南柏木巨树等身照。扎根在藏南河谷的沃土,沐浴着印度洋暖湿气流抬升形成的水汽,这棵藏南柏木,大约在唐朝时期发芽 ,朝着阳光不断向上生长,迄今已有1400来岁的高龄。

为巨树“量身高”的攀树师之一是郑达雄,他是此次巨树科考中的先锋领攀队员,也是厦门大学的一名体育老师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爬上约百米的巨树,下面是怎样的风景?为巨树“量身高”,又是种怎样的体验?

10:10

01

攀爬巨树,是对体力和耐力的考验

雨季的藏南,草木葱郁,一群由生物学家、攀树师和摄影师组成的科考团队,对这片藏南柏木巨树群展开科考。

爬树的第一步是把攀爬用的绳子挂到树枝上。攀树师们利用专业弹弓机,将豆袋绳投射到合适的枝丫,再把攀树绳引到所挂的位置。

厦门大学体育老师郑达雄是大陆首位获得国际树木学会ISA认证的职业攀树师。作为领攀人,他要把绳子带到树顶,为后续上树采集标本和布设红外相机的科研人员探路。

攀爬初期,树枝茂密繁杂,不时挡住向上的通路,郑达雄需要调整姿势避让侧枝。随着高度的上升,风声变大、呼吸节律也同样增快,考验着领攀人的体力和耐力。郑达雄发现,自己攀登的不仅是一棵树,而且是在造访由不同的生物组成的巨树生态系统。

历时两个多小时,郑达雄完成了藏南柏木Ⅱ号的领攀任务,后经科学测量,这棵巨树高99.5米,相当于30层楼高。

领攀师郑达雄,也成了第一位踏上这棵巨树顶部的人类。

在巨树顶端,郑达雄心潮澎湃:“在远处会看到雪山,还有云飘过去,底下的江蜿蜒曲折,景色很美。爬上去意义在哪里?认识它,了解它,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它,保护它。”

02

攀树课,不只是一项运动

告别藏南的巨树,郑达雄回到了3300多公里外的厦门,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大学体育老师,迄今他已在厦门大学教授了11年的攀树课。

据郑达雄回忆,2011年,当时的厦大校长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考察时,发现攀树是一门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课程,学生不仅可以强健身体,还可以亲近自然。“国内没有人开爬树课,回来领导说把爬树课开起来,我就考了国际证照。”

研究户外冒险教育的郑达雄,与校方一拍即合,在完成了攀树师的专业化训练后,他成了厦大最早的攀树老师。大学体育课教爬树,当年这一创新举措,也让攀树课火出了圈。

虽然正值暑假,但留校的学生还是对这堂攀树体验课饶有兴趣,向着大树生长的方向攀爬,将会收获一个不再是仰视大树,而是平视大树的独特视觉体验。

但在享受攀树快乐的同时,攀附在高高的绳索上晃晃荡荡,引起了同学们的尖叫声。

“郑老师,你救救我!”

“老师,你发誓你抓住我了!”

“尽管装备、操作方式规范,安全性高,但面对高空,我们依然会恐惧。所以,我们总希望有人在身边,会觉得很踏实。谁能帮到你?第一时间就是你的同伴,这就会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,生死相托。”郑达雄说。

攀树课,既考验着同学们的内心是否强大,也培养着队友之间的互帮互信。郑达雄在教学中发现,这门课程其实早已超越了运动和锻炼的范畴。

从2016年的“莫兰蒂”台风,到刚过去不久的“杜苏芮”台风,郑达雄的攀树队员们承担了台风后校园周边断枝的修剪养护工作,攀树课也不再只是象牙塔里的体育课,而是被赋予了社区服务的功能。“以前,我们认为保护树木就是把它围起来,不让人踩踏、不乱砍滥伐,这是第一层的保护;现在,我们认识到了树木生长的规律、生态系统的循环,给它构建和谐的环境,这是第二层的保护。”一名学生说。

郑达雄希望学生们从攀树到爱树,进而爱生命和爱自然。“上过我们的课,学生可能有个不一样的地方——会经常抬头看树。在我们的基因里面,对环境自然而然地依恋。看着这些绿色,都是生机盎然。有生命力的东西,自然也会对你有所影响。”

▌本文来源: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(ID:cctvnewscenter)综合《新闻周刊》、厦门日报

(来源:央视新闻)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