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>it >

艺术 | 2023“北京故事”展演进程过半,小剧场“北京特色”愈发彰显

2023-08-27 01:58:57    来源:中国文化传媒网

暑期即将结束,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2023“北京故事”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进程过半,14部种形态多样、内涵丰富、制作精良的戏剧作品登台首都多个小剧场空间。开幕1个月以来,各类作品展现出了别样的观众感染力和蓬勃的舞台生命力,为活跃、繁荣城市文化,推动“演艺之都”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各美其美:小剧场蕴含大能量

在多变的空间中寄托沉浸式戏剧带来的无尽遐想,在充分碰撞传统与现代元素感受当代戏曲的突破与创新,在超脱时间限制中体验先锋话剧的力量……在小剧场空间内,导演、演员和观众有一个共识:这里有着舞台艺术的另一种可能。

舞台广播剧《三昧》剧照

跨越历史风雨变迁的《三昧》《孔丘》、关照当代人内心世界的《晚安,妈妈》《杏仁豆腐心》、创新展现中国戏曲美学底蕴和艺术形式的《新西厢》《染》《吝啬鬼》、营造出奇幻世界,让孩子们乘上想象翅膀的《狮王》《猫神在故宫》《那个小孩》《花生的荣耀之旅》、在先锋性、艺术性与商业性中做到巧妙平衡的《一只猿的报告》《开心聊斋·三生沉浸版》……每一部作品都是在爬越一座高山,每一次表演都是对观众的一次告白,遍布首都市中心的各个小剧场各显其能,用新空间新模式新话语,给人以新的体验。

“演员的演绎充满互动感,与舞台的距离变近了”“第一次感受在剧场里感受传统戏曲,唱腔好美”“舞美好看,意境让人如痴如醉”……在“北京故事”展演现场,一些观众是第一次走进剧场,还有一些观众已经把在小剧场看戏当成一种日常生活方式。“我们创作里一个核心要素,就是怎么让观众真正融合在戏里,成为这部剧中的一部分。”《大真探赵赶鹅》制作人赵海春分享,站在观众视角审视作品,保持亲近的观演关系,是小剧场作品能做到常演常新的关键所在。

春华秋实,不负耕耘。“北京故事”优秀小剧场剧目已经走过十年。“小剧场有大活力,也有大市场。在演艺市场上,‘北京故事’逐步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品牌。”北京市文旅局二级巡视员马文说,下一步要把握住小剧场在北京“演艺之都”建设中的角色定位,拓展新空间、培育新业态、促进新消费,打造更多能感染人、感动人、激励人的作品,为“演艺之都”建设做出更多努力和贡献。

美美与共:营造小剧场戏剧的艺术风潮

本届“北京故事”展演期间,青年戏剧创作者交流会在繁星戏剧村举行。会上,业内专家和参演剧目代表围绕小剧场创作方向、消费市场构建和助推“演艺之都”三个方面献策建言。

更为亲近的观演关系,更为灵活的演艺空间让小剧场在培育观众文化素养,推动艺术普及方面有着先天优势。其间,青年创作者交流会、《新西厢》剧本朗读会、戏剧体验周京剧勾脸活动、狮王争霸赛等丰富多样的艺术普及活动成功举办,让小剧场的魅力溢出舞台,为创作者、表演者提供了一个交汇思想的平台,更帮助广大市民丰富暑期文化生活,厚植戏剧艺术的兴趣与素养。

更上层楼:“北京故事”下半场再攀高峰

接下来,“北京故事”小剧场展演还将带着观众的赞许与期待,继续为首都市民奉献艺术精品,将开幕以来取得的良好氛围推向新的高潮:《听见国潮》《弦歌北京》将让民乐爱好者大饱耳福,《永恒的经典——北京交响乐团重奏音乐会》将精彩呈现北京特色的经典交响乐曲目,话剧《不翼而飞》带给观众关于恶与善、愚昧与智慧的思考,音乐剧《故宫里的大怪兽之吻兽使命》把15首原创歌曲融入到由传统神兽演绎的故事,话剧《GOODBYE》以告别为情感主线,串联起两个独立的故事;昆曲《流光歌阕》用重新编排的明代传奇故事带领观众体验一场旷世之恋;北京曲剧《我这一辈子》用独具韵味的京腔京韵,展现作家老舍笔下小人物的“生命之重”……

北京曲剧《我这一辈子》剧照

小剧场舞台虽“小”,但其容纳的内容空间却很“大”,面向的观众群体也更为多元。相信在下半场的展演里,小剧场作品“北京特色”将会越发彰显,其独有的文化魅力将从小剧场的方寸之地,真正走进大众的“生活圈”,走向更广阔的天地。

(配图由主办方提供)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